前言
打算開始打教學文章的動機是因為周為有太多朋友換了類單
但是越來越受不了大家換了類單卻還在用AUTO模式拍照XD
拿到好相機就是要你玩相機,而不是讓相機玩你
所以開始交大家怎麼玩相機
開始
很多攝影書的第一句話開頭就是
Photography這個詞的本意為用光作畫
個人也相當認同這一句話,每一張照片都是利用現場的光
打在感光元件上所繪畫出的影像,攝影就是懂得利用相機內部的裝置
來控制光所打出的影像。
說好了用光作畫,那相機如何控制這些光來做出美麗的照片呢?
聽好了,這是重點:每一張照片的曝光都由曝光鐵三角控制
所謂的曝光鐵三角指的是以下三個要素:快門、光圈、ISO感光度
而所謂攝影之道的基礎就是憑自我意識去調配這三樣東西來完成照片
1快門
定義:控制光打在感光元件上的時間
效果:1.快門越長進來的光就越多也就越亮。
2.慢速快門速度可以暗示物體的運動。
3.高速快門可以凍結韻動物體。
注意:快門太常容易導致畫面模糊(手震)
↑光圈f20、快門1/4秒、ISO 100
↑光圈f3.5、快門1/320秒、ISO100
以上這兩張照片有著相同構圖,利用調快門可以看出高速快門跟慢速快門的差別性
2光圈
定義:控制每秒的進光量(是一個在鏡頭內部的小圈圈)
效果: 1光圈越大景深越淺。(景深在下一張會詳細介紹)
2.光圈小容易拍出夜晚路燈的星芒。
注意:相機上顯式的f__ 底線內的數字越大光圈越小
小松鼠後面的草坪都是模糊的,這就是淺景深的效果
景深將在第二集詳細介紹(它太重要了)
↑光圈f22、快門4秒、ISO200
↑光圈f4、快門1/13、ISO400
仔細看照片中的路燈,有沒有發現f22的小光圈讓星芒出現
(照片色調不同跟光圈無關,是我用白平衡調的)
3.ISO
定義:調整感光元件對光的敏感度
效果:1.ISO越高需要的快門就越短,可避免手震
2.ISO越高雜訊越多(有一好沒兩好阿~)
注意:光線充足的環境(大太陽)可以直接把ISO定在最低拍攝
ISO1600
ISO100
大家可以點小圖進去看原圖
就可以發現高ISO的雜訊是很可怕的
但是高ISO真的不好嗎?
不見得,在許多光線不足的環境裡,身邊又沒有腳架時
為有開高ISO值才可以得到不致晃動的相片
(仔細看看ISO100那張,因為當天風大,即使用了腳架還是晃到)
如何調呢?
看完整篇文章相信你躍躍欲試
先粗略的概說一下怎麼控制這曝光三角
相機都會有幾個模式P、A、S(有些相機是T)、M這4個主要模式
(當然還有萬惡的AUTO)
→P稱為程式自動
→A稱為光圈先決
→S(有些相機是T)稱為快門先決
→M則是全手動
以上這些在後面的文章還會再詳細介紹,
這邊我先教大家怎麼調:
A在光圈先決裡,轉動滾輪可以自行調整光圈,而快門電腦會幫你決定
S在快門先決裡,則是可以自己改變快門速度,而光圈電腦幫你決定
通常在這兩個模式中都可以選擇自己想要的ISO值
或是把ISO調到AUTO讓電腦順便幫你決定ISO
M在全手動中,必須自己決定曝光三角的三個參數
所以每張照片都要拿捏好,不然不是過曝就是曝光不足。